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日本人吃白肉”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文章目录列表:
1.红肉和白肉有什么区别 哪个更营养
2.第一次吃日料怎么吃
3.吃日料有什么讲究
4.日料怎么吃
5.红肉和白肉有什么区别 红肉和白肉的区别
6.浅谈吃日本料理礼仪(2)
红肉和白肉有什么区别 哪个更营养
牛肉、马肉是红肉,颜色比较深,吃多了对身体不太好
猪肉、羊肉是白肉,颜色比较白,可以经常吃
鸡鸭鸟肉,适合天天吃
鱼虾蟹贝螺等水产,当饭吃也没事。
一句话,吃低等动物的肉比较好。
红肉是指牛肉、猪肉、羊肉等
白肉包括鱼肉、鸡肉、鸭肉等
红肉白肉哪个好
通常把牛肉、羊肉和猪肉叫做红肉,而把鱼肉、禽肉叫做白肉。红肉的特点是肌肉纤维粗硬、脂肪含量较高,而白肉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红肉和白肉对人类慢性病的影响也不一样,最近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吃红肉的人群患结肠癌、乳腺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险性增高,而吃白肉可以降低患这些病的危险性,延长寿命。
1990年,美国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报告表明,消费者中吃红肉越多的人,结肠癌发病率越高。按红肉摄入量多少分组,摄入量最高组的结肠癌相对危险性比最低组增加70%。以每周食用5次以上红肉的男性与每月食用红肉不足一次者对照,前者的结肠癌相对危险性增加2.57倍。反之,多食乳品、家禽和植物性脂肪的人群,患肠癌的危险性降低。
美国另一项研究表明,与经常吃鸡肉、鱼肉和蔬菜的妇女相比,常吃红肉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更大。1985年至1991年对14291名妇女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吃红肉多的妇女比吃红肉少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显著增多。
地中海地区希腊的克里特岛和意大利南部的萨卡人,60年代的慢性病发病率为世界最低,寿命最长。调查发现,传统的地中海膳食中的红肉很少。美国调查发现:克里特岛人60年代每周只吃红肉1-2次,而吃其他动物性食物(奶类、禽肉)比红肉多。
由此可见,“宁吃天上飞禽四两,不吃地上走兽半斤”的说法是符合现代营养新观念的。为了健康,建议您多吃白肉,少吃红肉。
第一次吃日料怎么吃
提示:
日前,国际知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发表了一篇研究表示,豆腐替肉能长寿。
该研究由日本国家癌症中心主导,作者圣吉夫·布达托基和津轻一郎等在40岁以上日本人中展开调查,通过每5年收集一次饮食情况问卷,并从居住登记处获取了他们的死亡信息。最终,排除了有癌症、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或肾脏疾病史的参与者后,7万余人的数据被纳入研究。
日本人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为鱼类、红肉、奶制品,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为谷物和豆制品。研究人员发现,总蛋白摄入和动物蛋白摄入与整体死亡率和特定原因死亡率都没有显著关系,不过,植物蛋白的摄入量更多的话,与死亡率降低有关。
研究人员统计分析,摄入植物蛋白最多的前1/5参与者,比最少的1/5死亡风险降低13%,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7%。即使排除了饮食质量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病史影响后,这一结果依然没改变。研究人员估计,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用3%食物总能量的植物蛋白替代红肉中的动物蛋白,将减少34%的整体死亡风险、39%的癌症死亡风险和42%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因此,研究人员推荐,用健康的植物蛋白如豆腐代替红肉。
这一研究与我国现阶段推荐的营养摄入方式吻合。虽然,动物蛋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但其来源多为肉类、乳类、蛋类,同时也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和饱和脂肪,增加肥胖风险,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病风险。
大豆类富含的大豆蛋白也是一种优质蛋白。经过加工的豆腐,蛋白质更有利于人体吸收。且豆腐中脂肪含量低,而且80%为不饱和脂肪酸,它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
同时,豆腐还有很多红肉没有的营养元素,如:大豆异黄酮,有抗氧化、防衰老功效,还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及乳腺癌等;卵磷脂,可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大豆低聚糖,有益肠胃健康。此外,豆腐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日常饮食中,用豆腐替代一部分红肉,适用于大多数成年人,尤其适用于肥胖、患有慢病的人群。但是,红肉的作用非常重要,它除了含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锌、烟酸、维生素B 12 、硫胺、核黄素和磷等,这些是包括豆腐在内的大豆类食物所不具备的、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对婴幼儿、儿童、贫血人群、高龄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而言,红肉是不能盲目用豆腐替代的。
吃日料有什么讲究
寿司的吃法
提到日本料理,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寿司了。寿司店的形式分为回转寿司和非回转寿司。寿司是用生鲜的鱼片包裹着一小团醋饭,小小的一个方便食用,本地人大多数是蘸酱油和芥末吃。量的多少也是由自己的喜好来决定。
寿司里的辣味是来源于芥末,日本人很爱辣中带点刺鼻的芥末的口感。再加上酱油的醇厚感。寿司可以说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日式口味的食物了。
当然,芥末也是以个人喜欢而决定添加与否,如果对芥末的味道非常敏感的话,建议点餐时就直接点「わさび抜き」(不加芥末)的寿司。
在蘸酱油时,一定要把鱼从鱼的切口处浸泡在酱油里,如果把白米直接放进酱油里容易散开,无法吃到完整的寿司。寿司是一定要一口吃掉的食物,如果一次只吃半口还将剩下的一半放回盘子,会显得非常没有礼貌。
理论上来说寿司推荐先从味道清淡的白肉开始吃,之后依次是赤身、贝类再到军舰,最后以味增汤收尾。
天妇罗的吃法
把肉、鱼和蔬菜等食材放入由小麦粉和鸡蛋融成的地衣里,用油炸出来的料理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天妇罗了。
吃天妇罗的时候,一般搭配由汤、酱油、味淋制成的调味料“天つゆ”,根据个人口味还可以在里面放入白萝卜泥或生姜泥。把甜味和风味等煮开后制作的“天つゆ”,蘸着蘸汁吃。
天妇罗也是一道很讲究实用顺序的菜肴。如果端到你面前来的是一盘拼盘,那么推荐先从味道比较清淡的蔬菜和虾开始吃起,然后再慢慢地吃海鳗鱼这类味道稍微浓厚一点的食材。
日料怎么吃
1、筷子放碗上“休息”
多数人以为把筷子放在碗上没什么大不了,但这个动作也违反礼节。正确做法是:将筷子放在筷架上,如果没有筷架,可以自己用筷子的纸包装折一个。
2、蚌壳丢在碗盖里
许多人喝蛤蜊汤时会把空壳放在碗盖上,或是丢进空盘里,这也是不礼貌的行为。正确的吃法是:把空壳留在它原本的汤碗里。
3、筷子反面夹公用菜
筷子尾端是放在手上的,老实说它比前端还要脏,不应该用来夹取食物。正确做法是:向服务生再要一双筷子,或是跟大家说不好意思,问“我能用自己的筷子吗?”
扩展资料:
日料起源:
主食以米饭、面条为主,因为靠近大海所以副食多为新鲜鱼虾等海产,常配以日本酒。和食以清淡著称,烹调时尽量保持材料本身的原味。
在日本料理的制作上,要求材料新鲜,切割讲究,摆放艺术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谐统一,尤其是不仅重视味觉,而且很重视视觉享受。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调理法重视季节感。
百度百科-日本料理
红肉和白肉有什么区别 红肉和白肉的区别
1、在包厢门口脱鞋时,面向包厢(可蹲着),不可背对包厢。鞋子调头往内放;宾客先入席,如果主人邀请先行,要快乐地接受,并鞠躬致谢。
2、不要脸挨近碗吃东西,而是端起碗,也不能把嘴唇放在碗边,要筷子把饭挟起放进嘴里。不用筷子时,把筷子横放在自己面前,筷子尖向左。
3、加饭时,不要把饭吃光,留下一点再去加饭,别人请客,最好把饭菜吃光。
4、吃寿司时,最好一件一口。
5、要沾芥末的话,可以先将芥末挖一些放到酱油碟子内,与酱油搅拌均匀。还可以将芥末沾到生鱼片上,再将生鱼片沾酱油入食。
日本料理起源于日本列岛,逐渐发展成为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日本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调理法重视季节感。
日本料理,通常也指日本饭菜。当提到日本料理时,许多人会联想到寿司、生鱼片,或是摆设非常精致,有如艺术的怀石料理。然而,对许多日本人来说,日本料理是日常的传统饮食,特别是在明治时代末期所形成的饮食。传统的日本料理主食是米饭,然后再配上其他菜肴——鱼、肉、蔬菜、酱菜,以及汤。料理的名称则是用这些菜肴的数目来命名。举例来说,最简单的日本餐是“单菜餐”(日本语:一汁一菜/いちじゅういっさい),内容是一碟酱菜(通常是腌黄萝卜)
一、分类
日本料理主要分为三类:本膳料理、怀石料理和会席料理。
本膳料理
以传统的文化、习惯为基础的料理体系。源自室町时代,是日本理法制度下的产物。正式的「本膳料理」已不多见,大约只出现在少数的正式场合,如婚丧喜庆、成年仪式及祭典宴会上,菜色由五菜二汤到七菜三汤不等。
怀石料理
在茶道会之前给客人准备的精美菜肴。在中世日本(指日本的镰仓、室町时代),茶道形成了,有此而产生了怀石料理,这是以十分严格的规则为基础而形成的。日本菜系中,最早最正统的烹调系统是“怀石料理”,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据日本古老的传说,“怀石”一词是由禅僧的“温石”而来。那时候,修行中的禅僧必须遵行的戒律是只食用早餐和午餐,下午不必吃饭。可是年轻的僧侣耐不住饥饿和寒冷,将加热的石头包于碎布中称为“温石”,揣到怀里,顶在胃部以耐饥寒。后来逐步发展为少吃一点东西,起到“温石”御饥寒的的作用,详情大家可以浏览日本料理专门网进行查阅。
会席料理
随着日本普通市民的社会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料理店,形成了会席料理。可能是由本膳料理和怀石料理为基础,简化而成的。其中也包括各种乡土料理。会席料理通常在专门做日本菜的饭馆里可以品尝到。
桌袱料理
桌袱是中国式饭桌,即八仙桌。桌袱料理是中国式的料理,有蘑菇、鱼糕、蔬菜的汤面、卤面等。其特色是客人坐着靠背椅,围着一张桌子,所有的饭菜都放在一张桌子上。这种料理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佛门素食,由隐元禅师作为“普茶料理”(即以茶代酒的料理)加以发扬。由于盛行于长崎,故又称长崎料理。料理师在佛门素食内采用了当地产的水产肉类,便创立了桌袱料理。桌袱料理菜式中主要有:鱼翅清汤、茶、大盘、中盘、小菜、炖品、年糕小豆汤和水果。小菜又分为五菜、七菜、九菜,以七菜居多。一开始就先把小菜全部放在桌子上,边吃边将鱼翅清汤及其他菜肴摆上桌。
茶会料理
日本的室町时代盛行茶道,于是出现了茶宴茶会料理。最初的茶会料理只是茶道的点缀,十分简单。到了室町末期,变得非常豪华奢侈。其后,茶道创始人千利休又恢复了茶会料理原来清淡素朴的面目。茶会料理尽量在场地和人工方面节约,主食只用三器:饭碗、汤碗和小碟子。席间还有汤、梅干、水果,有时还会送上两三味山珍海味,最后是上茶。
大学料理
一般日本大学里的食堂料理主要有两大类——米饭和面条。米饭按配菜又分为咖喱类、炒菜类、油炸类、盖浇饭4类。常见的日本式咖喱有一般的牛肉咖喱、炸肉饼咖喱、炸土豆泥饼咖喱;炒菜类常见的有生姜烧、麻婆豆腐、炒茄子;油炸类常见的有炸大虾、炸蔬菜等。至于用鱼和牡蛎做的油炸料理,大概由于太贵的缘故,在学校食堂是吃不到的。盖浇饭中常见的有牛肉盖浇饭、猪肉盖浇饭和鸡肉盖浇饭。鸡肉盖浇饭的名字听起来有点残忍,叫“亲子”盖浇饭,就是把鸡肉和鸡蛋烩在一起做成盖浇饭。面条类根据面的加工方法主要分为又白又粗又软的乌冬面,又细又黄的鸡蛋拉面,还有既不白也不黄的荞麦面条等。学校料理比较便宜,一份饭一般在500日元左右,如果在外面的料理店至少得700~1000日元。
面食料理
日本有好几种面条,比如乌冬面、荞麦面和宽切面等,这些面食配料讲究,价廉物美。尤其是荞麦面条,是大众喜爱的食品。日本人用餐已逐步多样化,美式快餐、汉堡包、意大利面条,已部分替代了饭团。速冻食品受到主妇们欢迎,饺子、锅贴、包子、面类等中华料理也在日本走俏。从欧洲传入日本的西式点心,如蛋糕、小甜饼干、糠瓜儿,从中国传入或从禅寺素菜中演化而来的春卷、锅贴等,也被日本人看作菜品并受到青睐。
修行料理
修行料理又叫“精进料理”,意思是吃斋、吃素。其实,所谓精进料理就是不使用肉类的素菜料理。
此外,还有盒装冷餐御节料理,通常在新年的重要节日时食用。
参考资料
日本料理.百度百科[引用时间2017-12-25]
浅谈吃日本料理礼仪(2)
1、区分红肉和白肉最简单方式是以几只脚来判别,例如,4只脚的牛、猪、羊,就属于红肉,至于2只脚的鸡、鸭,以及没有脚的鱼,就属于白肉。
2、如果从营养学来区分,则是以肉类中含有的肌红蛋白含量来区分,牛、猪、羊等肉类的肌红蛋白较高,所以称为红肉。
3、红肉的饱和脂肪酸较高,含铁量也较高,适合缺铁的民众食用,例如,经血过多的女性。但由于红肉的油脂含量较高,如果吃多了,较容易囤积胆固醇、脂肪、热量。
4、至于白肉则是不饱和脂肪酸较高,铁质相对较少,相较于红肉,吃了同样份量,所摄取的胆固醇、脂肪确实较少,因此,一般吃火锅时,建议以白肉为主。
那么如何分辨饭碗和汤碗呢?饭碗的碗口部分比较宽,而汤碗则是比较深,凹陷明显。这其中,男性使用的饭碗比女性的大,汤碗则是比女性使用的高一些。饭碗和汤碗都是有盖子的,就餐时要把盖子一起打开,左边的放在左边,右边的放到右边。用餐结束后再把盖子盖好。
筷子
虽然是日本人也使用筷子,但与我们还是很不同的,而且使用方式是最需要注意的。在日本,筷子叫Hashi,是尖头筷,不是我们在国内使用的平头筷子。如何正确的使用筷子,这是日料餐桌礼仪的基础。
拿筷
首先,用右手拿起筷子,如果有筷套,就要摘下筷套,放于食物左侧,或放置在坐垫旁。
接下来,左手托在筷子的下面。
然后,右手滑到筷子的下面。
放筷
右手拿筷,左手托在下方。
右手滑动,抓住筷子上侧。
静静地把筷子横放在筷架上。筷子一定要横摆,用餐中途要将筷子放回筷枕,一样要横摆,筷子不能正对他人。筷子如果沾有残余菜肴,可用餐巾纸,将筷子擦干净,不可用口去舔筷子,这是非常不雅观的。如果没有筷枕,就将筷套轻轻的打个结,当作筷枕使用。
虽然左手和右手都能拿筷子,但想要让自己显得很讲究,那就用右手执筷子,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而且两端一定要对齐。
其他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卫生筷的使用。一般待客时多使用卫生筷,不过,较正式的料理店所使用的,则是木纹清晰的杉筷等高极品。按照上述的步骤取筷后,和竖起来再掰开相比,把卫生筷端平、?像打开扇子一样仅仅拉动一根显得更为优雅。还有,除了极简陋的筷子外,拉开后磨擦筷尖,是相当不好的习惯。
那么,知道了各种习惯,在手中端碗的时候筷子怎么办?吃日本料理时,大多是手中端着碗进食。假如手里已拿着筷子,再以同一手取碗或放下碗,虽没违反礼节,但看起来不太文雅。优雅的做法是:放下手中的筷子,然后伸直全部指头去取碗。如果手中已有碗,拿取筷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当用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或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夹住筷子左端,然后右手反转拿住。如果觉得很麻烦,建议每次要拿碗时,一定要先放下手中的筷子。
需要注意的是,用餐后,一定要把使用过的餐具都放回最开始用膳的位置,也要把餐碗的盖子盖好,把筷子放回筷子盒、筷托或纸袋内。此外使用筷子还有十项禁忌,一定要切记,不然会被认为个人素养很低:
用舌头舔筷子。
把筷子当牙签用。
不准将筷子反过来吞在口里。
将筷子插在饭菜里,或者当叉子用,叉东西吃。
用筷子在饭菜里扒来扒去,挑东西吃。
拿着筷子在饭菜上晃来晃去,举棋不定。
不准把筷子跨放在盘、碗之上。
不准像吸糖果一样吸筷子。
用筷子尖指人、指东西。
不准用筷子当刀子。
除了上述这些物品,怀纸在日料中也很重要,但怀纸并不是餐厅准备好的,而是客人自己带去的。
怀纸
怀纸是折叠起来放在和服的怀中随身携带的两折的和纸,换盘子的时候或喝完茶擦茶碗的口印的时候使用。目前,也有部分餐厅会为顾客准备怀纸,怀纸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可以代替餐巾。你可以用它擦嘴角或擦拭桌子上的污迹。
可以代替小碟子。在食用干点心等有碎渣的食物时,或者在食用有汁液的食物时,可以在左手上放一张怀纸。
吃烤鱼的时候。用怀纸包着鱼头剔除鱼刺。还可以用怀纸盖住吃剩的鱼骨头,看起来美观一些。
如果想要表达自己的知识和素养,那么恰当的使用怀纸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
用餐礼仪
在用餐之前和之后都要高声表达两种感受,在用餐之前要说?Itadakimasu?(我要开始用餐了);在用餐后要说?go-chiso-samadeshita(谢谢您的款待)?,以表达感谢主人预备了这顿美味的饭食。
日本人的一餐饭食通常包括一碗饭、一碗味增汤、两三道菜肴。配菜越多则越显正式和体面。看着一桌子的美味,从哪里开始品尝呢?用餐的正确顺序是:首先小口喝热汤,然后按照上菜顺序开始品尝菜肴。但如果菜肴很多,或者是一起上菜的,那么对于吃菜的顺序并没有要求,但是不要只集中吃一道菜,有一个顺序循环品尝每道菜肴,让每道菜都比例均等,才能在同一时间内吃光所有菜肴。除此之外,在用餐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下这些。
1. 用餐时不要说关于洗手间的事情
2. 口内有食物的时候不要说话
3. 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
4. 用餐时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打嗝
5. 吃到鱼,不能吧鱼刺、鱼骨放到桌子上,而应该放在碟子里
6. 不能匆匆忙忙的吃食物
7. 已经用过的温毛巾要折叠好并摆放好,不可随意放。
8. 在餐桌上要注意照顾身旁的人,尤其是女士或年龄较大的长者
9. 菜没有上完时不可先吃。
对于很多朋友而言,在吃有汤水的食物时因怕汤汁滴落总会在往嘴里送食物时用手托在下面。在日料中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如果担心有汤汁滴落,那就用怀纸来代替盘子,这样做就不失礼数。对于女性而言,赴宴的时候不要喷气味太浓的香水,而且最好手上不要戴大戒指,因为有时盛载日料的器皿很贵重,如果戒指划上器皿就得不偿失了。
排位
如果是赴宴,主人一般都会安排好客人的座位。主宾或主宾夫妇会面对主人夫妇而坐。来到餐厅,通常是年纪最大的先入席。若有宾客,就由宾客先行。正式宴会,晚辈要比长辈先到。入包厢后,主人或上司应坐在靠内离门口最远的地方,职位最基层的人,坐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方便传菜或关门。私人聚会,由买单者坐在离门口近的地方。
坐姿
在就餐时,如果餐厅提供的是我们常见的桌椅,那么维持正常、得体的坐姿就可以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生活中不常见的?榻榻米?坐姿。当你进入到榻榻米的房间之后,必须要脱掉帽子、手套和鞋子,但可以穿袜子。日本人在坐榻榻米时会坐在座不团(日本人称为Zabuton)上。而正确的做法被称为正座,日语叫Seiza,需要你双膝并拢跪地,臀部压在根部上。这种坐法很正式。
比较轻松的做法有盘腿座(日语称为Agura)和横座(日语称为Yoko suwari)。男性一般都是盘腿座,即把脚交叉在前面,臀部着地。女性则是横座,就是将双腿少许横向一侧,身体不压住双脚。上述我们讲了日料用餐礼仪中的座位排序、坐姿、用餐时注意事项、餐具的使用和摆放等知识,那么在品尝不同食物的时候,还有那些需要注意的餐桌礼仪?
吸物
在日本你会发现,饮用汤类是不用汤匙的。所以你可以举起碗,先闻一闻香味,然后慢慢喝下。如果汤中有可以食用的食材,用筷子取食即可,可以喝一口然后取食一口。如果汤中有蛤蜊这样的贝壳类,可以用筷子压住壳,然后品尝。
刺身
即生鱼片,一般附有白鱼肉、贝类、金枪鱼、白萝卜丝、紫苏、山葵等。食用时要从淡白色、油脂较少的白肉刺身开始,再到油脂较丰富或味道较重的红肉刺身。在吃比较低端的日料,例如回转寿司之类的,大家经常会把芥末溶于酱油里,然后蘸着吃,但如果吃高端日料的话,一定要注意,芥末是不能溶于酱油!
正确的做法是:芥末应该取少量沾到生鱼片上,再在另一侧三分之一的部分沾酱油,不要太多或太少,佐料少量,才能吃出鱼片的原味。当你在连续吃不同刺身时,可用萝卜泥清一清味蕾。大叶也要同时食用,用大叶包着吃起来也比较容易。
煮物
以煮为烹饪方法的中间菜,关东煮一般煮到汤汁熬干,味道较重;关西煮则会保留更多汤汁,味道较淡。像芋头一类难以用筷子夹住的食物,千万不能用筷子扎着吃!要记住,用筷子扎是在使用筷子时绝对禁止的一种行为。大盘里的食物,不能用手端着转移一部分到自己的小盘子里。蔬菜类如果块儿比较大,则需要可以掩面食用。
烧物
即烧烤的食物,一般是烤鱼。吃烤鱼的时候,可以折断鱼尾,再用筷子戳开鱼腹,一支筷子压住鱼头、一支筷子翻除鱼皮(因为鱼皮受碳烤,去鱼皮是一种健康而高雅的吃法),从左吃起。吃烤鱼不可以翻面,用筷子将鱼头、鱼尾、骨头挑出放在餐盘上放,在继续吃另一面。同时吃点白萝卜有去腥效果。吃完后需要遮盖食物残渣。
扬物
即炸类食物,日餐里最著名的扬物就是天妇罗了,其中又以虾为冠。天妇罗的挂糊越薄越好、越热越香,最好现炸现吃,好的天妇罗外面酥脆可口,里料软滑香甜。吃天妇罗的时候要慢慢咬,不要一口气全吃下去,最好要一点一点吃。那在吃扬物的时候,要按照什么顺序来品尝呢?一般扬物都按照味觉来排列,通常顺序为炸虾、炸鱼、炸蔬菜。
蒸物
即以蒸为主的菜,有时会作为煮物与烧物的替代品出现。食用茶碗蒸物时,先一手拿稳茶杯,另一手拿汤匙划直径后,沿着杯壁在内部划一圈可完美分离蛋与茶杯。
酢之物
即醋拌的凉菜,不能当主菜。西餐色拉经过日式改良之后,成为凉拌菜系列中的重要一员。吃醋拌凉菜最好分两、三次吃,不宜一次吃完。
御饭、汁、香之物
即米饭、味噌汤等主食。味噌汤有清汤、酱汤之分,也称止碗,表示一套完整的出菜顺序结束。饭只能填七、八分满,填满饭碗有永别之意。吃饭时,须以碗就口,忌只用筷子夹饭。饭吃到一半才可吃泡菜,且须夹一块吃一块,忌只咬一小口而暂置于饭上。
寿司
寿司时日本人的传统食物,在点菜前就要用温毛巾把手擦干净,然后点菜。如果不知道该点什么,可以问厨师的意见。在日本,征求厨师的意见是很有礼貌的行为。吃寿司时不要用筷子,而是用手。吃寿司的时候也不要蘸太多的调料,会影响鲜味。最好直接把寿司放入口中,一口吃下去。在就餐的过程中,不要让厨师拿饮料、筷子、账单等物品,这样对人家非常的不礼貌。
汤
日本的味增汤(Miso shiro)很有名,喝汤时应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把碗端到嘴边喝,一边喝一边用筷子搅动。端碗时,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住碗底。喝汤时最好发出声音,不要觉得不文雅,发出声音表明这汤非常好喝,是对厨师的一种尊重。
面
很多朋友都知道在日本吃面条一定要发出声响,这样表明面很好吃。这是对的,但是当面端上来后不能马上吃。要先欣赏一下面的?外貌?,然后闻闻味道,最后再吃。日本人通常会直接从汤碗上把面条吸入口中,吃面之前不能加调料,这表示不相信厨师煮的面,但等你吃了几口之后,就可以添加自己想要的调料了。喝汤的时候,日本人一般都端起碗来喝,但也可以用汤匙舀着喝。
饭
这里的饭专指白米饭(Gohan),吃饭时用左手把碗端到胸前,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住碗底,不要离嘴太近,之后用右手拿筷子。不要狼吞虎咽,最好是把嘴里的食物吃完后再吃下一口。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菜放在饭上,而是要先吃饭再吃菜。
咖喱饭
咖喱饭并不仅仅是印度的传统美食,日本的咖喱饭也很有名,在日本咖喱饭叫Kare Raisu。吃饭时,先把咖喱香料放在饭上,然后用大汤匙来吃,不要用筷子,然后慢慢吃。
饮酒礼仪
在日本,20岁以后才能喝酒。男性持酒杯的方法:用拇指和食指轻按杯缘,其余手指自然向内侧弯曲。女性持酒杯的方法:右手拿住酒杯,左手以中指为中心,用指尖托住杯底。别人第一次为你倒酒时,出于礼貌一定要喝一小口,如果你不胜酒力,不想多喝可以在第二次的时候说出来,日本并没有劝酒的习惯。
在日本,不要自己给自己倒酒,而是两个人相互给对方斟酒。斟酒的时候要看着杯口,离开座位斟酒的时候,不要拿着自己的酒瓶给人斟酒,一定要用对方桌子上放着的酒瓶斟酒。斟酒时注意不要让杯子和酒壶相撞,如果酒壶或酒瓶很重的话,用右手拿着的同时可以用左手轻轻扶住,注意斟酒要斟满。另一方在斟酒时不要把酒杯拿在手里,而是要放在桌子上。
饮茶礼仪
日本人很爱饮茶,同一餐的不同时间会端上不同种类的茶。一般来说,用餐之前会端上绿茶,用餐期间和之后会端上煎茶。饮茶礼仪有男女之分,女士喝茶的正确方式是用右手拿着端茶杯,而左手的手指也要支撑着茶杯,男士则是用一只或双手端茶杯都可以。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